□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
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
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
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
《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金末元初著名诗人李俊民之手。此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寓意和人生哲理。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解析:
- 诗人背景与生平:
-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道人,金泽州晋城人,是金朝末期的重要文学家。他得程氏之学的真传,又精通邵雍的《皇极》数,曾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状元,但不久后就弃官教授乡里。宣宗南迁后,李俊民隐居于嵩州鸣皋山,最后迁移至西山。他的一生经历了金朝的灭亡,并在南宋建立之初继续以文人身份生活,晚年则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 诗歌内容与主题分析:
- 第一句“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表达了对将领寇将军的高度赞扬,认为他能以自己的力量影响局势,使众人的意见能够扭转乾坤。寇将军的形象象征着一种英雄主义,他不仅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同时也在朝廷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 “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描绘了寇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他不畏强敌,冲锋在前,用武力征服了敌人,同时通过文告宣告胜利,使得敌军不得不撤退,体现了他作为将领的威严和智谋。
- “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他担忧局部地区的防御松懈,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同时提醒人们不应追求虚名浮利,而应致力于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 “寇将军”:这里的寇将军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代表了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领导力的将领。在他的领导下,军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 “幕中议论”:这里的“幕中”指的是官员的办公室或议事场所,而“议论”则意味着集体讨论或策略制定。寇将军在这里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远见,能够引导群臣共同商讨国事,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应对各种挑战。
- “杨雄禄位谁能动”:这里提到了历史人物杨雄,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智慧著称。李俊民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杨雄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他自己对于名利的态度和追求。
《用之请还公府用韵拒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寓意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