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淋漓彻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
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
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特点来分析诗句中运用的写作技巧。“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的意思是:尽管雨水不能预知节气的变化,但云彩却会随心所欲地飘浮出来。这句是说:即使是阴雨连绵,也不能影响云朵自由自在地飘浮。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自然现象是不受人们意志所左右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答案】
注释:《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写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译文:大雨滂沱,天地间仿佛都湿透了,连那雷声也掩不住。尽管雨水无法预知节气的变化,但云彩却可以随心所欲地飘浮出来。我遗憾的是龙王潜藏于海底,还没有升上水面;而大自然的运行变化终归是难以逆转的。暂且不要谈论那些因天久降雨水过多而产生的灾害,且让我们把酒言欢,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赏析:
《夜雨》一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当时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县)。这首诗通过写夜雨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思苦虑。首句“元气淋漓透九垓”,以气势雄浑的语言,写出了暴雨倾盆、天地同湿的景象,为后文作铺垫。第二句“那消掩耳一声雷”,意思是虽然暴雨如注,但我仍然侧身倾听那震耳欲聋的雷声。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专注,又显示出诗人在风雨中仍不失冷静思考的精神风貌。接着诗人写到“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意思是尽管雨水无法预知节气的变化,但云彩却可以随心所欲地飘浮出来。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出岫”是指云彩从山峰上飘然而出,这里用来比喻云彩自由自在地飘浮。“我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我怀》),诗人希望对方能像自己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定信念,不为环境所动摇,从而表达出自己对友人深深的牵挂和殷切的期望。
第三句“所恨龙潜犹未起”,意思是遗憾的是龙王潜藏在海底,尚未升腾而起。这里诗人用了“恨”字,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两句“大都天意卒难回”,意思是大多人的意志终究是无法改变的,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感叹。“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意思是不要再议论什么导致水灾的原因了,让我们把酒言欢,尽情地欣赏这庭院中的花草吧。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雷电的自然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