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
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
好在沁阳山色里,一廛宁许寄杨雄。
【注释】
子荣:作者自称。元龙:指东汉末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字孔明。禾黍(shǔ):泛指农作物。禾苗初生曰“禾”,收割曰“黍”。闵:怜惜、哀叹。沁阳:县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廛(chán):一房住宅。廛是古代计算住宅面积的一种单位,相当于后世的一间屋。杨雄:字子云,西汉时人,以辞赋著称于世。
【译文】
高高的楼房天天盼望元龙,禾苗离离令人怜悯故宫。
两地遥望千里明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仕,名纸毛生未肯通达。
好在沁阳山色里,一房宁许寄居杨雄。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王昌龄因不附权要张氏兄弟而屡受贬谪。此诗即是他遭贬途中,对友人李子荣的怀念之作。
首联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心情。诗人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像诸葛亮一样,辅佐明君,施展抱负。颔联用典,暗指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表示要象他们那样为国立功、建功立业。颈联写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前一句说自己有才能,后一句说自己不追求名利,只求报效国家。尾联写自己虽被排挤,但终归会有所作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