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清音,琅然出枯木。
若教俗耳听,丝竹不如肉。

和筹堂四首 其一 琴
山水有清音,琅然出枯木。
若教俗耳听,丝竹不如肉。

注释:山水之间传来清脆的声音,如同从枯木中迸发出来。如果让那些庸俗的人去听,那么管弦乐器的声音也就比不上这自然之声了。

赏析:这首诗是金朝诗人李俊民的《和筹堂四首》中的一首。诗人通过对山水间清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审美理念。诗中的“若教俗耳听,丝竹不如肉”一句,更是将这种审美追求推向了极致。它意味着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而不是被世俗的声音所困扰。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审美的一种高度追求,人们渴望能够超越物质享受,回归心灵的宁静与纯净。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间传来的清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纯净,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