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
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
【注释】
戏高广之:指《咏史乐府诗》中的“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见《咏史》)戏:游戏;高广之:指高适。高适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与岑参齐名,人称“高岑”。
徒教乞米僧:徒教:白白地浪费;乞米僧:乞丐僧人。指《感遇十二首》中的“乞米何曾得,饥寒自取怜。”(见《感遇》)徒教:白白地浪费;乞米僧:乞丐僧人。
时时送卢老:时时:不断地、时常地;卢老:卢纶,唐代诗人。此句意谓经常有乞丐来向他讨要食物。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诗的开头两句“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意思是说在一次饮酒时遇到了一个歌女,一次吃饭时遇到了一位寡妇,分别都白白地消耗了许多东西而毫无所得。这两句是作者对当时上层统治者荒淫无度生活的一种讽刺和批评。接着两句“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意思是说白白地养活了乞丐僧人,并时常把食物送到卢纶那里去。这两句则是说作者自己常常受到这种无谓的耗费。最后两句“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和“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
这首诗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上某些帝王贵族荒淫腐化的生活的揭露,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这一典故,以突出其讽刺的力度,增强了作品的表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