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襄阳所作的《咏史八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解释: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 注释:得到雨水后,像蛟龙一样的水神不易控制。白白浪费了木头制成的木偶,还运用着精巧的机关和策略。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困惑。他感叹即使是像蛟龙一般的大水,也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而那些试图通过机械手段去操控它的人,更是白费力气。这里的“枉劳”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徒劳无功的无奈之情。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 注释:生死终究有谁来承担?今天才知道头颅的重要性。
  • 赏析: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在这里,“死生”指的是生命的终结和开始,“谁堪托”则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死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感。而“今日才方见的颅”则意味着只有在经历死亡之后,人们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可贵。

译文:

得雨后的大水难测,徒然耗费木材制作木偶,施展机关谋略。生死终归一人承担,今日方才醒悟头颅之重。

杜甫在这两句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