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弟子,天宝之后。
谁其知音,百岁遗叟。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
时清眼明,万事缄口。
这首诗的译文是:
梨园弟子,天宝之后。
谁其知音,百岁遗叟。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
时清眼明,万事缄口。
注释:
焦天禄野叟听音图
焦天禄野叟听音图,指焦氏所绘《听音图》,是一幅描绘古代音乐家演奏音乐的画面。
梨园弟子,天宝之后。
梨园弟子,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宫廷乐师,天宝之后,指的是唐朝灭亡后的一段时期。这里用“梨园弟子”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
谁其知音,百岁遗叟。
谁其知音,指的是谁是真正的知音,百岁遗叟,指的是年老的乐师。这里用“谁其知音”来表达诗人对于真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的期望和渴望。而“百岁遗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乐师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
曲终怅然,指的是听到美妙的音乐后,诗人感到怅然若失,泪如泉涌。这里的“泪迸林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听到美妙音乐时的激动和情感爆发的状态。
时清眼明,万事缄口。
时清眼明,指的是时代清明,人心清澈,万事缄口,指的是在这样美好的时代里,人们应该保持沉默,不谈论是非得失。这里的“时清眼明”与“万事缄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在和平、宁静的时代里,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焦天禄野叟听音图”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古代音乐家演奏音乐的画面。通过对“梨园弟子”、“百岁遗叟”等人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真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的期望和渴望。最后,诗人通过对“曲终怅然”、“泪迸林薮”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听到美妙音乐后的感慨和情感爆发的状态。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和时代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