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窗风雨夜沈沈,独对青灯万古心。
徒有故人怜白发,自无奇骨换黄金。
茅檐暖日须看献,竹简遗经正用寻。
岂愧执鞭非所好,甘随麋鹿放山林。
【注释】
①虞伯生:作者的朋友,名不详。②万古心:万古长存的心愿。③徒有故人怜白发:只希望朋友可怜我年老头发白了。④奇骨:指奇特的才能。⑤用寻:寻找到有用的书籍。⑥执鞭:持马鞭,这里指做官。⑦甘随麋鹿放山林:愿意像麋鹿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⑧“岂愧”句:表示自己不羡慕当官。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友人之辞。全诗以“酬”字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之情以及归隐山林的愿望。前两联写诗人因怀才不遇而自伤衰老;后两联则抒写作官不如归隐山林的情怀;末联直接表明自己不愿为官、愿归隐的决心。全诗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情怀。
首联“满窗风雨夜沈沈,独对青灯万古心。”写景叙事。“满窗风雨夜”,营造了一个幽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苦。“独对青灯万古心”,“青灯”暗指夜晚,表现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独自面对一盏孤灯,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一幅风雨之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展示了他的高洁品格。
颔联“徒有故人怜白发,自无奇骨换黄金。”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故人怜白发”,意味着诗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华富贵,只能在晚年时得到一些怜悯和关爱;“自无奇骨换黄金”,则是说诗人并没有那种超凡脱俗的能力,无法通过自己的才华来换取金钱和地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颈联“茅檐暖日须看献,竹简遗经正用寻。”“茅檐”指的是简陋的居所,“暖日”象征着温暖和宁静的生活。“竹简遗经”则是指那些珍贵的书籍,需要仔细阅读和研究。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藏书,也表达了他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热爱。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实际的思想品质。
尾联“岂愧执鞭非所好,甘随麋鹿放山林。”是整首诗的结语,也是诗人表达自己志向的地方。“执鞭”在这里代指从政,而“非所好”则意味着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随麋鹿”则是指追随自然和野生的生活状态,不受世俗的束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之夜、青灯孤影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满窗风雨”、“青灯万古心”、“茅檐暖日”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