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久成熟,岂悟本方直。
灵苗不自爱,日日纵螟蠈。
今虽来照彻,实信已非亿。
缉熙苟无怠,非久当有得。
子虽在重泉,岂不念畴昔。
明明为子告,执笔重悽恻。

【注释】

支离:残缺。

明远:即《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是一首五言诗。

灵苗:指禾苗,这里比喻自己。

“日日”句:意思是说日复一日地纵养螟虫,使禾苗受到损害。

缉熙:光明、照耀。

苟:如果。

“非久”句:意为不是长久就能成功的。

子在:你活着的时候。

明明:通晓,明白。

凄恻:悲伤。

【赏析】

《哀祝明远》为汉代无名氏所作,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共八句,从开头的“哀祝”到结尾的“子在”,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贯穿始终,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

开头两句“哀祝明远,支离久成熟,岂悟本方直。”是说哀伤地祝愿友人,我和你已分离很久了,难道还不知道你的本性正直吗?诗人以“哀祝”起兴,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殷切的希望。“支离”与“成熟”相对,表明诗人与友人已久别;“岂悟”与“本方”相对,表示诗人对友人的真诚的劝诫:“你本来就正直”。

中间四句“灵苗不自爱,日日纵螟蠈。今虽来照彻,实信已非亿。”是说禾苗本来不会爱惜自己,而任凭螟虫伤害它,但今天虽然受到阳光的照射,却知道这已经不可能了。这四句诗,一方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自身的遭遇。

最后四句“缉熙苟无怠,非久当有得。子虽在重泉,岂不念畴昔。”“缉熙”是光明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品格,希望他不要懈怠。“非久”是不久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短暂。“当有得”是说一定会有所收获。诗人以“苟无怠”结束此诗,希望友人在短暂的时光里有所作为。“子虽在重泉”,是说朋友现在虽然身处幽深的地方,但并不忘记过去的交往。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及对友人的忠告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