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云庵中,白云满床头。
客来云不语,客去云不留。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云庵”,题写在云庵的墙上,是这首诗的题目。云庵:佛家寺院的别称。
“夜宿云庵中”,“夜”字点明时间;“夜宿”“云庵中”写出了诗人的行踪。
“白云满床头”,“白云”指僧人诵经时口中发出的诵经声,这里用“满”字形象地写出了诵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景象。“床头”,“指僧徒们坐禅打坐的地方”,即和尚念经的地方。
“客来云不语”,“客”指僧人,这里的“客人”指的是那些来寺庙烧香的游客。“不语”指诵经声音停止,不再继续。
“客去云不留”,“留”字说明“白云”与“客”有某种关系。“客去”是指游人离开,游人离去后,白云依旧飘浮着不动,好像要和人们告别似的。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明日”指明天早晨。“山上”是说游人在山下,但山上并没有白云。“何处求”,意思是问哪里能找到白云呢?“求”在这里是询问的意思。
【答案】
题云庵
夜宿云庵中,白云满床头。
客来云不语,客去云不留。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
译文:
夜宿云庵中,白云满床头。
客来云不语,客去云不留。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
赏析:
此诗首句题写在云庵墙上,是全诗的纲目。“夜宿”点出诗人的行踪。“云庵”表明这是一首佛教颂赞诗。
二、三句写寺内的自然景象。“夜宿”、“白云”写出了诵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现象;“满头”、“不住”说明“白云”与“客”有某种关系。“客去”指游人离开,游人离去后,白云依旧飘浮着不动,好像要和人们告别似的。
四句写第二天早晨,诗人在山脚下寻找那片白云。他问自己:“明天早晨我还要到山上去找它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一丝惆怅。
五、六句写诗人最后得出的结论:明天早晨我要到山上去找那片白云,因为我知道它是从山上来的,而不是从山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