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徂春暮,兰苕生蕙风。
佳人天之末,高隐林泉中。
有怀不能伸,愁思渺无穷。
朱弦发清响,大吕振黄钟。
依依阊门柳,去去塞北鸿。
永言寄歌诗,用以慰幽悰。

【注释】

①徂:归往。

②兰苕(táo)生蕙风:兰苕,兰草;蕙风,香风。

③佳人天之末:佳人,美女;天之末,天上的极边。

④高隐林泉中:高隐,隐居;林泉,山间清泉。

⑤有怀不能伸:指有心事而不能向别人诉说。

⑥愁思渺无穷:形容愁思无边无际。

⑦朱弦发清响:朱弦,红弦;清响,清脆的乐声。

⑧大吕振黄钟:大吕,十二律之一;黄钟,十二律之一。这里泛指音乐。

⑨依依阊门柳:依依,依恋的样子。

⑩去去塞北鸿:去去,离去;塞北,北方边郡。

⑪永言寄歌诗:永言,长语,这里指长篇诗歌。

⑫慰幽悰:慰,安慰;悰,心情。幽悰,深微的心绪。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晚年隐居吴门时的作品。

首联写春末归乡,江国暮春,蕙风兰香。“兰苕”是香草,这里借以比喻佳人。此句写江南春景,为下文隐居生活作铺垫。

颔联写隐居生活,佳人天之尽头,隐居林泉之中。此联与上联对仗工整。

颈联写自己的心情,有怀不能言,愁思无穷尽。表达了作者内心苦闷、抑郁之情。

尾联用《诗经》中的话,表示长夜难明的心事,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是一首抒写隐居生活的诗。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当时作者因遭贬斥而隐居在江苏吴县的西郊。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