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庙成焦土,宫墙没野蒿。
亡秦皆赵李,佐汉独萧曹。
国子乘黄贵,山人著白高。
飞埃犹黯黯,逝水正滔滔。
陵庙成焦土,宫墙没野蒿。
亡秦皆赵李,佐汉独萧曹。
国子乘黄贵,山人著白高。
飞埃犹黯黯,逝水正滔滔。
注释与赏析
陵庙成焦土,宫墙没野蒿:
- 陵庙: 指帝王的陵墓和宗庙。
- 成焦土: 被火烧成了焦土。
- 宫墙: 古代皇家建筑周围的高大围墙。
- 没: 消失或倒塌。
- 野蒿: 野草,这里比喻被烧毁的植被。
亡秦皆赵李,佐汉独萧曹:
- 亡秦: 指秦朝的灭亡。
- 皆赵李: 都归功于赵国和齐国(这里可能指的是两位具体的人物)。
- 佐汉: 辅佐汉朝。
- 萧曹: 指的是西汉初期的两位重要宰相,萧何和曹参。
国子乘黄贵,山人著白高:
- 国子: 古时对国家的子弟或学生的一种称呼。
- 乘黄贵: 指地位显赫或有才能的人。
- 山人: 隐士或山林间的人士。
- 著白高: 形容人的高尚品质。
飞埃犹黯黯,逝水正滔滔:
- 飞埃: 飞扬的尘土。
- 逝水: 流逝的时间或事物。
- 黯黯: 昏暗不明的样子。
- 滔滔: 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译文
荒凉的陵庙变成了焦黑的土地,昔日的宫墙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下野蒿。
灭亡的秦国都归功于赵国和齐国,但辅佐汉朝的只有萧何和曹参。
那些高位显贵的人如坐马车的黄包车夫般受人尊敬,而隐居的山人则如同高耸入云的白色山峰一般令人敬仰。
飞起的尘埃依然昏暗,时间在不断流逝,江水滚滚向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陵庙、宫殿被火焚烧的景象以及历史上的兴衰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物功过的感慨。通过对比“亡秦皆赵李,佐汉唯萧曹”和“国子乘黄贵,山人著白高”,诗人不仅赞颂了忠诚于国家和有才能的人物,也表达了对隐逸高洁之士的敬仰。最后一句“飞埃犹黯黯,逝水正滔滔”更是以自然景观来比喻历史的无情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