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宿封丘,明朝过汴州。
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

《封丘》

今夜宿封丘,明朝过汴州。

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

注释

  1. 封丘: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2. :天亮。
  3. 汴州:古都名,即现今的河南开封。
  4. 远塞:远方的边关,这里可能指代封丘附近的边界地区。
  5. 长洲:指河流中的沙洲,可能是作者夜晚经过的某个地方。
  6. 树折:树木被风折断。
  7. :枣子,一种水果。
  8. :去皮或去核。
  9. 藤枯:藤蔓干枯。
  10. 鸠尾:一种酒具,形似葫芦,用以盛酒。
  11. 倾囊:形容非常吝啬,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了。
  12. 羁愁: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前两句“今夜宿封丘,明朝过汴州”交代了诗人的目的地和住宿地点,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后四句则详细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象的感受。

首联“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诗人用“云横遮远塞”来描绘天空的阴沉,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而“水落见长洲”则暗示了夜晚的寂静,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两句话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诗人通过对树木、枣子和藤蔓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颈联“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诗人为了缓解旅途的寂寞和忧愁,不惜花费所有的钱财购买一斗酒。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精神。然而,尽管他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但最终仍然无法摆脱思乡之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它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