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愁思自心知。
幽州的秋日,听王昭仪的琴,
筵宴结束,夜色多么清冷!她轻轻拭去朱弦上的尘埃,弹奏起来指法迟缓。
弹奏到最后,声音却一点也不乱;乐曲到终结处,意趣尤其新奇。
雪深沙碛,王昭仪怨恨地叹息,月满关山,蔡琰悲愁地流泪。
我作为羁旅之客,默默地看着他们,心里默默无语,只有一襟的忧愁思绪在心头自生自熟。
【注释】:
- 瑶池宴罢夜何其: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
- 拂拭朱弦落指迟:拂拭,弹琴前对琴弦的清洁工作。朱弦,红色丝弦。
- 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急时,指演奏急奏时。
-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雪深沙碛,指边塞荒凉冷落的环境。王嫱,即王明君,汉元帝的妃子。后被匈奴呼韩邪单于所掳去。蔡琰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曾随父亲避难至塞北,因思乡而作《胡茄十八拍》。
-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愁思自心知:羁客,游子。
- 赏析:
此诗写王昭仪弹琴。首联写弹琴之前的情形。“瑶池宴罢夜何其”,写宴会结束以后。诗人以“何其”发问。“夜”字下得极好,既写出了宴毕以后的时间,又写出了宴毕之后的心情。
颔联写弹琴的过程。“拂拭朱弦落指迟”四句是说弹琴之前,先对琴弦进行拂拭,然后才轻轻地落指弹奏。这两句写得很细致,也很形象:“拂拭”二字写出了弹前的准备过程。“拂拭”,就是用干净的手绢把琴弦擦一遍。因为琴弦上有灰尘,所以需要拂拭。“朱弦”,是指红色的琴弦。“落指”,指弹琴的动作。“迟”,指慢。这里的意思是弹琴时动作缓慢。“拂拭朱弦落指迟”四句,不仅写出了弹琴之前准备动作的过程,而且表现出弹琴者对音乐艺术的专注和热爱。
颈联写弹琴的过程。“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四句,是说弹琴时,当弹奏到快结束时,音调很乱,但是曲调到了尽头时,却出奇地美妙。这两句写得很有特点。“急时”,指弹奏到最紧张的部分。“意尤奇”,意思是曲调到了尽头的时候,意境特别奇妙。这两句写得很生动,表现了弹琴者对音乐艺术的精湛技艺和高超境界。
尾联写琴声引起的感慨。“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四句,是说在边塞荒凉冷落的环境中,听到琴声,不禁想起被掳去的王昭仪,想起了被掳去的蔡琰。这两句诗表面上写琴声引起王昭仪和蔡琰的怨恨与悲哀之情,实际是借她们的怨恨与悲哀来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羁客”二字点题,表明诗人是身在异地的游子,也表明诗人有报国立功的愿望和抱负。
末联写诗人自己的感受。“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愁思自心知”四句,是说听了王昭仪的琴声,诗人默默地看着他们,心里默默地想着心事。这两句诗写得很有情味,表现了诗人在听到优美的琴声时,内心涌起的感情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