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亭边话别时,扁舟东下浙江湄。
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
五陵佳气飞扬尽,泪洒西风两鬓丝。

诗句如下:

南浦亭边话别时,
扁舟东下浙江湄。
遍将越国千年事,
吟作钱塘百咏诗。
无火可能烧莽卓,
有刀恨不斩高斯。
五陵佳气飞扬尽,
泪洒西风两鬓丝。

注释解释:

  • “南浦亭边话别时”,描绘了在南浦亭边和朋友告别的情景,南浦亭是南宋时期杭州西湖边的一座亭子,常常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
  • “扁舟东下浙江湄”,诗人乘坐的小船向东下驶过浙江的湖岸,浙江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
  • “遍将越国千年事”,“越国”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这里指的是越国的历史和文化。诗人通过回顾越国的千年历史,表达了对这个国家深厚的情感和敬意。
  • “吟作钱塘百咏诗”,“钱塘”是指今天的杭州,这里是中国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诗人通过吟诵钱塘的诗歌,展现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 “无火可能烧莽卓”,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莽卓”可能是某种历史人物或事件,诗人认为如果没有火的话,就难以将其烧毁,从而表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去的记忆。
  • “有刀恨不斩高斯”,这句话中的“高斯”可能是某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象征。诗人通过使用“有刀”和“恨不斩”这样的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历史事件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复杂看法。
  • “五陵佳气飞扬尽”,“五陵”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些帝王陵墓,这里用来象征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和文化。诗人通过描述这些陵墓的“佳气”已经消散殆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现实的感慨。
  • “泪洒西风两鬓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伤和对现实无奈的情绪。这里的“西风”可能象征着秋风,代表着秋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化,而“两鬓丝”则暗示了诗人的年龄增长和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浦亭边的对话、扁舟东下的浙江湄、越国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吟诵钱塘的诗歌等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伤。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此外,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