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沿堤密掩扉,官桥昏黑泊船稀。
守关戍火明村坞,隔岸渔灯照石矶。
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
篷窗攲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
秋暮夜宿望亭
茅屋沿堤密掩扉,官桥昏黑泊船稀。守关戍火明村坞,隔岸渔灯照石矶。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篷窗欹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
注释:
- 茅屋沿堤密掩扉:茅屋沿着河岸密布着门扉。
- 官桥昏黑泊船稀:官桥在夜晚显得昏暗,停船的人很少。
- 守关戍火明村坞:守卫关口的烽火在村庄里显得明亮。
- 隔岸渔灯照石矶:隔岸渔船的灯光照在石矶上。
- 寒木尽随溪雨落:寒风吹过树林,树叶纷纷落下。
- 断鸿犹趁野云飞:断线的大雁还在追逐着野云。
- 篷窗欹枕浑无寐:躺在篷窗旁的床上,完全睡不着觉。
- 倦听人家夜捣衣:厌倦地听着家人晚上洗衣服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和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秋夜氛围。
首句“茅屋沿堤密掩扉”描述了诗人住所周围的环境,茅屋紧密地围绕着河岸布置,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次句“官桥昏黑泊船稀”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交通情况,官桥在黑暗中显得有些模糊,泊船的人也很少,暗示了夜晚的到来和人们的活动减少。
第三句“守关戍火明村坞”,通过描述守关烽火在村庄里显得明亮,表达了边疆的警戒和安宁。第四句“隔岸渔灯照石矶”,则是对岸边渔民捕鱼的场景进行了描写,渔灯在水面上的反光映照着石头堆砌的码头,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接下来的几联诗更是通过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充满秋意的夜晚。“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秋雨中的树木和飞翔的大雁,还传达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篷窗欹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两句,则直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躺在简陋的篷窗旁的床上,听着家人晚上洗衣的声音,感到十分疲倦,难以入睡。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表达,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秋夜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寂静的夜晚,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