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蛮冠带悉来庭,九处临关万雉城。
汉殿风驰十行诏,唐藩雷动众军声。
海涵春育民膏泽,雨施云行天性情。
听得老癃扶杖语,紫微垣畔泰阶平。
注释:
百蛮:指南方各族首领。庭:朝廷,朝廷上。九处:九州之地。临关:指洛阳一带的关隘。万雉城:指洛阳附近的城池。汉殿:指皇宫,皇帝的宫殿。风驰:形容诏书迅速传遍各地。十行诏:指诏书很多。唐藩:指唐朝的藩镇。雷动:形容军声如雷。海涵:指恩泽像大海一样包容。春育:指春天养育万物。民膏泽:指百姓受恩赐。雨施云行:指天意降雨,云行天下,为百姓造福。老癃:指年迈的跛足人。扶杖:手扶着拐杖。紫微垣:古代宫名,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泰阶:平坦的台阶,喻指朝廷。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赞美朝廷的仁政为己任,对朝廷的治理充满信心和期待。全诗以“次韵单徒提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首句“百蛮冠带悉来庭”,描述了边疆民族纷纷来到京城朝见的场景,展现了朝廷的威仪和威严。第二句“九处临关万雉城”,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雄伟壮观,城墙高耸,城门众多,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第三句“汉殿风驰十行诏,唐藩雷动众军声”,通过描述皇帝的诏书和军队的行动,展现了朝廷的权威和力量。第四句“海涵春育民膏泽,雨施云行天性情”,则进一步强调了朝廷的恩惠和仁慈,如同大海般宽广,春天般的温暖,雨水和云彩般的滋润,都为百姓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作者通过对朝廷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和社会正义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朝廷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