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杏忽已残,秾华逐流水。
绿阶日色重,芳草青靡靡。
飞燕衔落花,春风共吹起。
飘散不相知,愁心满千里。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短章,以“远愁曲”为题,借写桃杏花落春将尽,抒发自己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首联“桃杏忽已残,秾华逐流水”,写春天即将结束,桃花和杏花纷纷凋零飘落。“秾华”指繁花似锦的美好时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绿阶日色重,芳草青靡靡”,写阳光照耀着绿色的台阶,芳草青青一片。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眼中的春日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颔联“飞燕衔落花,春风共吹起”,写飞燕衔着落花,在春风中飞舞。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燕子衔着花瓣,感到春意盎然,而春风又吹散了花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飘散不相知,愁心满千里”,写花瓣飘散后不知去向,自己的心事却遍布千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看到春景而引发的忧愁之情,以及这种忧愁之情如何影响了他的心灵。
【答案】
译文:
桃花杏花突然都已凋谢,美好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绿色的台阶上日光照得格外明亮,青青的草地一片翠绿。燕子飞来衔走落花,春风拂过带走花瓣。花瓣飘散不知所踪,我的愁绪充满千里之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短篇。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开篇即写桃花杏花忽然已经凋谢,美好的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诗人用“忽”字,突出了时间的短暂;用“秾华”二字,点明春光的明媚。一个“逐”字,更把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得淋漓尽致。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那飞燕衔来的落花,被春风卷去一样。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落花拟人化了,赋予它们人的感情。这样写,既使景物更加鲜明生动,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图:绿色的台阶上阳光灿烂,芳草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联,诗人抓住了典型的春天景物来写,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同时,也暗示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尽管春光无限好,可他却没有心情欣赏这春光,因为他正被一种难以排遣的痛苦缠绕着:“芳草青靡靡”一句中的“靡靡”二字,就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悲愁。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春光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际,感叹春光不待人。这里的“飘散不相知”,既是写花瓣被风吹得漫天飞扬,也是说诗人的心境被无情地搅乱。“愁心满千里”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作者心中的忧愁。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丰富,善于抓住典型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