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偃仰见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扪天恍忽与之吻,桂树琼枝纷纠结。
倏挺枯槎泛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
欲愁绝兮奈此怀,征帆茫茫江上开。黄芦风起鸟声至,千里一望银山来。
银山嵯峨隔沧海,海上群仙复谁在?五鳌已没三山沈,扶桑叶条失光彩。
丹砂不逐儿童归,旷怀更为秦人悲。英雄去国彼其志,想像金阙空葳蕤。
笑呼白云觞我酒,翠叠连山作窗牖。狂风吹月落西去,水气冥冥浴星斗。
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鳞欲去江潮生。只愁新诗幻出龙虎文,翩然将我日月元气归沧溟。
【注释】
月夜过采石江呈樵隐学士兼示吾徒李止顺文:在明月照耀下,经过采石江时,向樵隐学士(即诗人自指)献诗。
空江偃仰见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明月高悬,倒映在宽阔的江面上,月光如冰雪般晶莹洁白。
扪天恍忽与之吻,桂树琼枝纷纠结:伸手触摸到天空,好像在和明月亲吻。桂树、琼枝交错缠绕着天空中飘荡的云彩。
倏挺枯槎泛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忽然间,一叶扁舟划破江面,似乎要驶向天河。又好像是要返回故乡,在山阴江边的船上整理好行装。
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美丽的女子不在这里出现,我对着茫茫风烟,愁肠百结,感到十分寂寞。
欲愁绝兮奈此怀,征帆茫茫江上开:想要摆脱愁绪,但又奈何?船帆在江上远远地张开。
黄芦风起鸟声至,千里一望银山来:风吹动芦苇发出沙沙声,远处传来了鸟儿的啼鸣。远远望去,只见一片银色山峰在远方起伏。
银山嵯峨隔沧海,海上群仙复谁在?五鳌已没三山沈,扶桑叶条失光彩:那银色山峰高耸入云,隔着浩瀚的大海。海上的神仙们都去了哪里?五只巨鳌已经沉没了,三座蓬莱仙山也消失了。扶桑树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颜色。
丹砂不逐儿童归,旷怀更为秦人悲:我不愿随童男童女一同归去。我的胸怀更加悲痛。
英雄去国彼其志,想像金阙空葳蕤:那些壮志豪情的英雄们离开了国家,他们的理想在哪里呢?想象着他们只能在虚无缥缈的宫殿里徘徊哀叹。
笑呼白云觞我酒,翠叠连山作窗牖:我笑着呼唤着白云作为我的酒杯,把连绵起伏的群山当作窗户。
狂风吹月落西去,水气冥冥浴星斗:狂风刮过,月亮向西落下,水汽弥漫笼罩着星光。
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鳞欲去江潮生:深夜忽然来到了蛾眉亭,一条紫红色的鱼正要离开江水,掀起阵阵潮水。
只愁新诗幻出龙虎文,翩然将我日月元气归沧溟:担心自己的新诗会幻化为龙虎的形状,把我带回到苍茫的宇宙之中。
【赏析】
《月夜过采石江呈樵隐学士兼示吾徒李止顺》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明月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过采石江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自然、历史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空江偃仰见明月”写明月高悬,倒映在宽阔的江面上,月光如冰雪般晶莹洁白。接着写与明月的接触:“扪天恍忽与之吻”和“桂树琼枝纷纠结”,仿佛伸手触摸到了天空,仿佛在和明月亲吻。然后写小船划破江面,似乎要驶向天河:“倏挺枯槎泛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接着写美丽的女子不在这里出现,作者面对着茫茫风烟,愁肠百结,感到十分寂寞:“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最后写自己想要摆脱愁绪却又无可奈何:“欲愁绝兮奈此怀,征帆茫茫江上开。”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以及与明月的接触、小船的划破、美丽的女子的出现、江水的深沉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自然、历史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月夜过采石江呈樵隐学士兼示吾徒李止顺》是一首充满哲理性、抒情性的作品,它既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理解作者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