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远尘事,畏触忧患端。矧兹值多故,而敢怀自安。
寄身涂旅中,戚戚苦饥寒。为生耻无庸,缉遗守微官。
虽云匪多秩,所职期可观。顾非周员器,轨事仍独难。
蹇予亦何为?俯仰徒长叹!
平生远离尘世烦扰,害怕触怒忧患端。
何况此时正值多事之秋,怎能安心自安?
寄身旅途漂泊中,饥寒交迫心戚戚。
耻于无才而庸碌度日,仍坚守微职守本业。
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可观。
顾非周朝的器量之人,行事仍然困难重重。
我的处境也何等艰难?俯仰之间徒增叹息。
平生远尘事,畏触忧患端。矧兹值多故,而敢怀自安。
寄身涂旅中,戚戚苦饥寒。为生耻无庸,缉遗守微官。
虽云匪多秩,所职期可观。顾非周员器,轨事仍独难。
蹇予亦何为?俯仰徒长叹!
平生远离尘世烦扰,害怕触怒忧患端。
何况此时正值多事之秋,怎能安心自安?
寄身旅途漂泊中,饥寒交迫心戚戚。
耻于无才而庸碌度日,仍坚守微职守本业。
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可观。
顾非周朝的器量之人,行事仍然困难重重。
我的处境也何等艰难?俯仰之间徒增叹息。
听顾道友吹双孔笛 幽人制清管,二指宣宫商。 夕响随风迥,馀悲绕山长。 危叶振欲脱,微波动还扬。 远近同一听,感余非故乡。 注释: 1. 幽人制清管:幽人制作了清新的管乐器,用来演奏音乐。 2. 二指宣宫商:用两只手指轻轻吹奏,发出宫、商之声。 3. 夕响随风迥:傍晚时分的声音随风远传。 4. 馀悲绕山长:留下悲伤的情绪在山上久久不散。 5. 危叶振欲脱:风中摇曳的枝叶仿佛要被吹落。 6.
【注释】: 1. 揽衣起中夜,感叹成啸歌。 2. 百年事形骸,所得良不多。 3. 生理既茫昧,动静虞网罗。 4. 归哉南山陲,石田荫松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一句“揽衣起中夜,感叹成啸歌”描述了作者在深夜醒来,听到窗外的风雨声,不禁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这里的“中夜”指的是半夜时分,象征着人生的低谷和挑战。 第二句“百年事形骸
释义: 我住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过着养性的生活。 我的心境冲淡无滓,没有世俗的烦恼。 难道缺乏华丽的词藻和荣华富贵? 但我宁愿接受被污染的命运,也不愿一开始就玷污了它。 这空空的房间能让人明心见性,表达出人生的微妙道理。 庄子也是人,他和我同样追求这种理境。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虚白室中养性、读书、作诗的自述,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第一句“端居养幽素
这首诗是咏赞一个名叫“轩”的人。他可能是个文人,也可能是个官员。诗的开头两句“大雅辍微响,新声竞哇淫”,意思是说,古代的大雅之声已经停止,而新的音乐却在争奇斗艳。这是对轩的才华和创新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行行谁不迷,举世莫能箴”,表达了作者对他才华的赞赏。他认为,即使是整个世界,也无法用言语来指导或批评轩的作品。这是对他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 然后诗人转向轩的个人品质,“慨彼深巷士
【注释】 潇飒:风声。孤衾:单薄的被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写的,是他诗作中比较有名的作品之一。 首句“卧闻窗间雨”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诗人听到雨声,就想到自己在异乡漂泊,不能回家,内心十分痛苦。 “潇飒夜将深”,写诗人听到雨声后的感受。“潇飒”形容雨声,也暗示诗人此时的心情。 颔联“转对壁上灯,依微照孤衾”,写诗人看到窗外的景色。“转对”是说诗人看到外面的情景
【注释】 南园:指城南的花园。 蔬(shū):蔬菜。 南圃:指城南种菜的地方。 膏粱(gāo liáng)思:指对美味佳肴的欲望。膏,油脂;粱,粮食。 自顾:指自身。 使无违:指不违背自然规律。 澹泊(dàn bó):淡泊,淡而不俗。 【译文】 在城南园里种满了蔬菜,雨水足了,蔬菜已经长得又高又大了。早晚都在地里忙活,篮子里的蔬菜都装满了。难道就没有人对美食的欲望吗?可是自己却不能常这样享受
注释: 1. 惠风育繁卉,旭景蔼春晴:春风温暖大地,百花竞相绽放。 2. 端居感时迁,况抱离人情:我独处在家中,感受到时光的变迁,更感伤离别之情。 3. 华觞惬未足,中怀在严程:美酒令人陶醉,但心中的忧虑却无法满足。 4. 还当南荣卧,怅对浮云行:我应该像南荣子一样,悠然自得地休息,但面对飘浮的白云,却感到怅然若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担忧
注释 新浴坐溪馆:刚刚沐浴过,坐下来在溪边的亭子里休息。 微凉在虚襟:微凉的风拂过我敞开的衣襟。 风条振宿雨:风吹动树枝,把隔夜的雨水摇落。 石泉和鸣琴:山泉叮咚有如弹奏琴声。 因兹尘外境:因为这使我置身于尘世之外的境界。 怡我关世心:使我的心情舒畅愉快。 何事城郭居:为何要住在城郭之间呢? 烦思苦沈沈:烦闷的心思让人感到沉甸甸。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夏日里在溪边休息时的所见所感
谢刘经历惠历 凤历新颁自九天,故人相寄感相怜。 极知帝德符三统,共喜春王正八埏。 海舶远归占上日,野夫多病惜流年。 老妻不解归来意,数问临官在几篇。 注释: 1. 凤历:即凤历,一种历法,指《麟德历》。 2. 九天:指天上的最高层。 3. 故人:老朋友、旧交。 4. 相怜:相互怜悯。 5. 三统:指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6. 春王:春天的象征或代表,这里指春天的开始,也暗指皇帝的统治。 7.
蒋氏小瀛洲 茫茫人海小瀛洲,灵草丰茸碧树幽。 底用风轮通弱水,时逢云袂下浮丘。 天阴图画龙鳞湿,月下吹箫鹤背秋。 我亦平生有仙骨,归来同作采真游。 逐句释义: 1. 茫茫人海小瀛洲,灵草丰茸碧树幽。 - 茫茫人海中,小瀛洲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 灵草丰茸,碧树幽深,描绘了小瀛洲的自然风光。 2. 底用风轮通弱水,时逢云袂下浮丘。 - 无需风轮就能通达弱水,时而乘着云袖飘过浮丘。 -
注释: 我爱陶渊明,所居惟种柳。 与世实寡谐,委怀在杯酒。 不有千古心,谁识千载后。 意欲从之游,斯人复何有。 译文: 我喜爱陶渊明,他的住所只有种下的杨柳。 和世俗的人实在不和谐,我把心事寄托在酒杯里。 如果没有千年的志向,谁能理解千秋之后。 想要追随他的脚步,这样的人还有吗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苎村烟雨:这是一句描绘了苎村的宁静和多雨的景象。“苎村”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文化或自然景观的代称,而“烟雨”则形容了该地区常年被细雾和雨水覆盖的自然条件。 2. 凫雁人家秋水多:这句诗通过凫雁(即野鸭)的家——水边人家来表现秋天的特征。凫雁在秋天迁徙,常在水边栖息。这里的“秋水多”强调了秋季时水面上漂浮的水草和落叶的丰富,增添了一种萧瑟之感。 3.
【注释】 1. 双松图:指画有两棵松树。松树常作岁寒三友之一,这里用松树象征坚贞不屈、高洁自持的品格。 2. 岷峨:即岷山,在今四川西部。苍:青色,这里指天空。 3. 海波不动:大海波澜不惊的样子。 4. 神仙去:指化为神仙而去。 5. 明月中宵:月色皎洁,夜深人静的时候。 6. 剑影长:指剑光闪烁,如影子般漫长。剑,兵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双松图”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应龙:传说中的神物,龙的一种。 何物?是什么。 变化在斯须:顷刻之间就发生变化。 嘘气云雾蒸:呼气时产生云雾。 下雨泽九区:降雨覆盖了整个九州大地。 差差喉下鳞:形容应龙的鳞片参差不齐。婴(yǐng):咬啮。 能杀躯:能够杀死人的身体。 那(nǎ)因:哪因。 情欲牵:指人的喜、怒、哀、惧等情感牵动。 豢(huàn)畜同渊鱼:指被豢养的野兽和被囚禁的鱼儿一样。豢,喂养;同,相同;渊鱼
【注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郸。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以孝行著称。 斯固:这样。 凭:凭藉,依仗。 憸人:奸诈小人。 数:多次。 矰:用丝绳系箭射击鸟兽的一种短箭。 𥐊:同“罺”,捕捉鸟兽的网。 冥冥(míng míng):高远的样子,也指高飞的鸟类。这里借指高洁的人。 不为矰𥐊亲:不因小恩而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诗中通过曾参杀人和射鸟两个典故
【注释】 团团:圆形。青铜镜,古代青铜制的镜子。昔:从前,指古时候。轩辕:传说黄帝的号,这里代指黄帝。铸:铸造。孤月,明亮的月亮。面涵孤月,指铜镜正面照见的是一轮皎洁的明月。背隐双龙跗(fù),背面隐约有两条龙形纹饰。双龙跗:在古代铜镜背面常刻有龙的形象,故云双龙。妍:美好,漂亮。修:修饰,保养。丑容羞见妒,丑陋的脸却害怕别人嫉妒。亲疏:亲近与疏远。人心自亲疏,人的心情是由自己决定的。镜明只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