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有猛虎,曾参能杀人。
斯固不足凭,浮言乱其真。
憸人舌下刀,数加君子身。
何如冥冥羽,不为矰𥐊亲。
【注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郸。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以孝行著称。
斯固:这样。
凭:凭藉,依仗。
憸人:奸诈小人。
数:多次。
矰:用丝绳系箭射击鸟兽的一种短箭。
𥐊:同“罺”,捕捉鸟兽的网。
冥冥(míng míng):高远的样子,也指高飞的鸟类。这里借指高洁的人。
不为矰𥐊亲:不因小恩而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诗中通过曾参杀人和射鸟两个典故,讽刺了社会上那些奸诈小人的流言蜚语,以及他们巧言令色,蒙蔽视听的行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清白之士的赞美与推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遭遇和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