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面浮香处处春,任他时事百端新。
自知野鹿山麋相,不足麒麟阁上人。

【注释】

瓮面:瓮的外面。自遣: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二首:指《自遣二首》。百端:百种头绪,指世事。相:相互比照。不足麒麟阁上人:意思是说,自己虽不才,但也不是麒麟阁上的人。麒麟阁,汉高祖时所建,用以藏功臣的画像,以表彰其功业。麒麟阁上人,即指有功之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罢官回乡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归途中所见。“瓮面浮香”,点出时间是在春天,而“处处春”则写出了景色之迷人。这一句中,“瓮”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指酒器,又指盛酒的瓦罐;而“浮香”二字,更是将瓦罐中的美酒与外面的春光融为一片,让人仿佛置身花间,嗅到阵阵清香。

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外景转到内观,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知野鹿山麋相”,意思是说自己就像野外的野鹿和山里的麋鹿一样自在。野鹿山麋,都是自由自在的动物,它们不受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人呢,却要受制于世俗的约束,不能像它们那样自由自在。这里的“野鹿”、“山麋”,实际上是诗人自我的比拟,表达了他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不足麒麟阁上人”,则是对前句的一种反讽。麒麟阁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功臣陈列之所,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的人。诗人在这里指出,这些人虽然享有荣华富贵,但却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失去了飞翔的自由。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看破,也表达了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春日景象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诗人通过这首自遣之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看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