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朝市人,罕与山相会。
山岂欲远人,人自与山背。
张侯创新居,正在阛阓内。
何以得青山,坐上日相对。
胸中有丘壑,眼前无障碍。
人物既萧散,山不问内外。
晚来天气佳,收目入清快。
乾坤无一尘,草木有多态。
千里好风来,几缕残霞在。
拄笏当此时,未觉功名大。
【注释】
题张信之见山堂
①朝市:指朝廷。
②山岂欲远人,人自与山背:意即山并不想远离人群,只是人们自己背离了它。
③张侯:指宋代诗人张耒。新居:新建的家宅。在繁华的市区内。
④何以得青山?坐上日相对:意思是说怎么能得到青山呢?坐在堂上,太阳和您对照着。
⑤胸中有丘壑:胸中像有山丘一样宽广。
⑥眼前无障碍:面前没有障碍物。
⑦人物:指人的仪容仪表。这里指人的气质、风度等。
⑧萧散:悠闲自在,不拘束。
⑨乾坤:指天地宇宙。
⑩清快:心情愉悦。
⑪乾坤无一尘:天地之间没有任何尘埃(污染)。
⑫草木有多态: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有各种各样的形态。
⑬拄笏:拿着手板。
⑭未觉功名大:没有觉得功名(官位)有多大。
【赏析】
此诗为张耒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前四句写张耒的山水田园居所,后八句写自己的情怀。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山水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高洁志趣。
这首诗的起首两句,写张耒的山水田园居所。他居住在热闹非凡的都市里,却偏偏要选择一处幽静的山中居处,可见他的心志是多么高洁啊!“山岂欲远人?人自与山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山本来就不是想要远离人的,是人们自己背离了它。这里的“远人”指的是官场中的人,他们往往追求的是权势地位,而不是自然山水之美。而张耒则不同,他渴望远离官场纷争,寻找一片宁静自然的山水田园。因此,他选择了一处位于繁华都市中的山中居所。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写张耒的山水田园居处的环境和特点。“张侯创新居,正在阛阓内。”这里的“新居”,指的是张耒新建的家宅。而“阛阓内”则是指繁华的市场之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张耒刚刚建成了新居,正好处在繁忙的市场之中。这个市场虽然繁忙,但张耒却能在其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空间。这体现了张耒对于繁华市场的超然态度,也展现了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八句,主要是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何以得青山?坐上日相对。”意思是说,我为什么能够获得这片青山呢?因为我坐在堂上,阳光正好照在身上。这两句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于阳光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阳光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好礼物,它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也温暖了我们的身心。而诗人能够在阳光照耀下度过每一天,也是一种幸福。
“胸中有丘壑,眼前无障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心胸就像山丘一样广阔,眼前的一切都没有阻碍。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心胸比作山丘,将眼前的一切都比作障碍物,从而凸显出自己的胸怀坦荡、豁达开朗。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积极肯定,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深刻感受。
“人物既萧散,山不问内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人物已经变得悠闲自在,山也不会去关心外界的事物。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山水田园生活应该是不受世俗观念干扰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和韵味。
最后两句,诗人以收尾的方式总结全文。“晚来天气佳,收目入清快。”意思是说,晚上的时候天气非常好,放眼望去,心中感到无比舒畅和愉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含蓄。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无论是对于自然山水的赞美,还是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都是这首诗的重要内容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