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城南吕公洞,道人见客无迎送。
事少方知日月长,身闲未觉功名重。
竹影松阴生午凉,山色湖光设朝供。
高吟下视世间人,几人不在黄粱梦。

注释:

岳阳城南的吕公洞,道士见我却没有热情招待。

事情少时才明白岁月漫长,身闲心静才不觉得功名重要。

竹林和松树的影子带来中午的凉爽,山色湖光成为早晨的美景。

高声吟诵,低视人间,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都在黄粱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淡漠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吕仙亭的自然美景,引发出对人生真谛的思索。

诗的第一句“岳阳城南吕公洞,道人见客无迎送”,描述了吕仙亭的地理位置和道士对客人的态度。岳阳城南有一座吕公洞,道士见到诗人时并没有热情招待,这反映出了道家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理念。

第二句“事少方知日月长,身闲未觉功名重”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当他在吕仙亭中无事可做,才真正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觉得功名利禄并不那么重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薄,更注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第三句“竹影松阴生午凉,山色湖光设朝供”描绘了吕仙亭的自然风光,以及它们为诗人提供的一种宁静与舒适的环境。竹子和松树的影子带来了中午的清凉,山色和湖水的景色成为了早晨的美景。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一句“高吟下视世间人,几人不在黄粱梦”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他高声吟诵,低声观察着周围的世人,发现很多人都像是在做一场黄粱梦,即虚幻的梦。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岳阳城南吕仙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薄,更注重内心平和与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的自然风光和哲理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