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坐春风醉叵罗,风流谈麈听悬河。
棱棱气节生难敌,籍籍声名死不磨。
洛社衣冠知有几,襄阳耆旧惜无多。
可堪执绋溪前路,烟雨凄凄听薤歌。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曾坐春风醉叵罗,风流谈麈听悬河。
- “曾坐春风醉叵罗”:形容诗人曾经沉醉于春风之中,仿佛置身于美酒的怀抱里。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美好、温暖和生机盎然,而“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和陶醉。
- “风流谈麈听悬河”:指的是诗人在谈论风雅之事,如诗书、艺术等,如同聆听悬河之水一般,意指其言谈内容高雅、深远。
- 棱棱气节生难敌,籍籍声名死不磨。
- “棱棱气节生难敌”:形容诗人拥有坚定不移的品格和气节,这种品质难以被其他事物所比拟或超越。
- “籍籍声名死不磨”:意味着尽管诗人生前享有盛名,但死后名声依旧不减,如同岩石般坚硬,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被磨灭。
- 洛社衣冠知有几,襄阳耆旧惜无多。
- “洛社衣冠”:指的是洛阳地区的文人士大夫团体。
- “襄阳耆旧”:指的是襄阳地区的老辈人物。
- “知有几”:表示数量有限,难以估计。
- “惜无多”:表示珍惜这些人才不多,表达了对前辈们的敬意和怀念。
- 可堪执绋溪前路,烟雨凄凄听薤歌。
- “执绋”:意为拉着绳子引导方向,这里比喻指引道路或引领方向。
- “烟雨凄凄”:形容景象阴沉迷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听薤歌”:指的是聆听薤首(一种古代乐器)奏出的哀歌,薤首是一种古琴,这里暗示了诗人在听音乐时的心情。
译文:
曾沉醉于春风中不可自拔;谈论风雅之事,犹如悬河之水滔滔不绝。
高洁的气节让人难以匹敌;尽管名声显赫,却始终保持着坚贞不渝的品质。
洛阳的文士才俊数量有限;而襄阳的老辈人物更是稀少。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怎能不感慨万分?
细雨朦胧中,听着薤首奏出的悲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潘举翁的赞美,展现了一个高洁气节、才华横溢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描绘潘举翁与春风、谈麈、悬河等自然景象的亲密接触,以及他对待名誉的态度,表达了对潘举翁人格魅力的深深敬意。同时,通过提及洛阳和襄阳的文士才俊及其数量,进一步衬托出潘举翁在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最后,诗人用“可堪执绋溪前路”“细雨朦胧中,听着薤首奏出的悲歌”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自己对潘举翁一生经历的感叹,也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