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
端午
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
注释: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河上人家:河上的人家,泛指水乡的人家,即江南一带的水乡。
插艾蒿:端午节时在门上插艾草以避邪。
炊黍荐香醪:蒸黍子,把糯米和黍一起蒸熟,再捣成糍粑,盛入碗中,加上酒,称为“黍羹”。
客怀:旅居异乡时的感慨。
寥落:寂寞、空虚。
无那:无可奈何。
楚骚:《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等人的作品,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那天,看到河上人家忙着插艾蒿,忙着蒸黍子准备香醪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客情怀想。诗中通过“插艾蒿”和“炊黍荐香醪”这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气氛。
作者的客情却显得格外的萧瑟,他只能孤独地坐在船上,一边读着《楚辞》中的《离骚》,一边感受着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