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
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
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
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

焦山寺

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

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

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

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

注释:

①焦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的焦山山麓,始建于晋咸康三年(337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26年)重建,唐代改称栖贤寺。②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木名,东方日出的处所。③海云:大海上的云雾。卷:飘动,卷曲。浪:波浪。④刚风:猛烈的风暴。浩浩:形容风吹得很盛。⑤崔嵬:高耸的样子。⑥万衲:佛教语,指佛门弟子。⑦梵寂:佛教语,谓寂静无声。⑧沈沈:形容夜色深沉,也指海水的颜色。⑨钟声:寺庙里的报晓钟声。潮音:海上潮水的音响。⑩寒碧:冷碧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焦山古寺的绝句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焦山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寺内环境,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古刹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句“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描绘了焦山寺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色,红霞映照在东方的天空,海云翻滚,波浪滔滔。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焦山寺的宏伟壮观。

颔联“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则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氛围。诗句中的“刚风”和“崔嵬”都是用来形容古寺的险峻与古老,而“化作青莲宫”则暗示了这座古寺的神圣与庄严。

颈联“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述了古寺内的宁静景象。万衲指的是众多的僧侣,他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诵经打坐,显得格外的宁静;四周的海水在夜色中显得深沉而神秘,仿佛也在聆听着他们的诵经声。

尾联“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则是诗人对古寺钟声的描述。诗句中的“不许到人间”意味着这座古寺的钟声与众不同,它不仅能够穿透云层,直达天地之间,还能够随着潮水的起伏传播开来,给人们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焦山寺的古朴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刹深深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