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庚辰西域清明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注释】

  1. 【庚辰】:即庚辰年,指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2.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行清节等,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
  3. 【边城】:指的是边疆的城镇或村落。
  4. 【临风】:面对着风,形容站在高处,迎着风。
  5. 【间关】:这里指难以理解或表达的意思。
  6. 【烂漫】:形容景色美丽,色彩鲜艳。
  7. 【玛瑙杯】:是一种精美的酒杯,以玛瑙制成。
  8. 【鹧鸪】:一种鸟类,常在夜间鸣叫,声音悠扬。
  9. 【梨花】:一种花朵,白色或粉红色,常用于比喻春天的景象。
  10. 【鹧鸪声】:这里指鹧鸪的叫声,用来渲染一种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清明节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描述了清明节这个特定时刻,诗人站在边城之上,感受着春风拂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这里的“边城”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而“临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风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第二句“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进一步描绘了边城的自然风光。野鸟在枝头间关,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语言;山花盛开,却无人知晓其名。这里的“间关”和“烂漫”都是描写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美景的陌生感。

第三句“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则是诗人饮酒后的所见所感。他品尝着葡萄酒,但酒已喝得差不多了,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玛瑙杯虽然冰冷,但却让他的双眼更加明亮,仿佛可以看清世间的一切。这里的“愁肠乱”和“醉眼明”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最后两句“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故乡的美好景色,如今一切都好,只是缺少了亲人的陪伴。而那深院中的梨花与鹧鸪声相互映衬,更增添了一份静谧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