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色过边城,萍迹东归未有程。
细细和风红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花林啜茗添幽兴,绿亩观耕称野情。
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

注释与赏析:

三年春色过边城,萍迹东归未有程。
细细和风红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花林啜茗添幽兴,绿亩观耕称野情。
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

这首诗以游春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三年春色过边城,萍迹东归未有程。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使得边城的景色变得更加美丽。而作者则像浮萍一样,虽然已经回到东归之地,但却没有具体的计划或目标。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细细和风红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密的和风使得红杏纷纷落下,而碧绿的湖水显得更加清澈明亮。这里的“和风”、“红杏”和“碧湖”都是春天的典型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花林啜茗添幽兴,绿亩观耕称野情。
这句诗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在花林中品茗,增添了诗人的雅致和闲适;而在绿田里观看农民耕作,更显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这里的“花林”和“绿亩”都是春天的象征,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古代的帝王那样,将这片美好的土地献给皇上,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和平与安宁之中。这里的“要荒”和“普天”都是希望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