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龙飞德足称,其亡凛凛涉春冰。
千山风烈来从虎,万里云垂看举鹏。
尧舜徽猷无阙失,良平妙算足依凭。
华夷混一非多日,浮海长桴未可乘。

诗句释义:

一圣龙飞德足称,其亡凛凛涉春冰。

千山风烈来从虎,万里云垂看举鹏。

注释与赏析:

  • 译文
  1. 圣人的德业足以让天下称颂。
  2. 他的消亡如同凛冽的春冰。
  • 赏析
  • “一圣龙飞德足称”: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圣人比作一条腾飞的巨龙,其德行和影响力之大,足以令世人称赞。这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使人感受到圣人的伟大形象。
  • “其亡凛凛涉春冰”:表达了圣人逝去后的哀愁和对逝去生命的感慨,如同在春日的冰雪中行走,寒冷而孤独,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
  • 译文
  1. 从南方到北海,都是飞翔的大鹏。
  2. 虽然贤能与愚蠢混杂,但都像是炭火和冰一样对立却又相互依存。
  • 注释
  • “自愧声名无可称”:诗人自感虽有才华,但在名声上并无突出之处。
  • “贤愚混世炭和冰”:描述了世间的贤者和愚者如同炭火与冰一样共存,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复杂性。
  • 赏析
  • “从南州如梦蝶”:诗人以梦中蝴蝶的形象比喻自己的飘忽不定,可能寓意着人生的短暂或变幻无常。
  • “暂游北海若飞鹏”:这里将北海比喻为自由飞翔的大鹏,暗示着虽然暂时停留在北海,但内心仍保持着飞翔的自由精神。
  • 译文
  1. 我自惭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2. 贤愚杂处就如同炭火和冰一样。
  • 注释
  • “窃盐仓鼠初成蝠”:诗人自嘲像偷盗盐仓的小老鼠最终变成了蝙蝠,形容自己因一时的得意而失去了初心。
  • “喷浪溟鲲未化鹏”:描述了自己虽努力想要超越前人,却如同溟鲲还未化为鹏鸟,未能实现真正的飞跃。
  • 赏析
  • “自愧声名无可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认为自己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并不应该被过高地评价。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然处之。
  • “贤愚混世炭和冰”:诗人用炭火和冰的比喻来形容社会的复杂多样,既有贤者也有愚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炭火和冰水一样相互依存但又截然不同。这种比喻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性。
  • 译文
  1. 我的名声不值得称赞。
  2. 贤者和愚者混在一起,就像是炭和冰一样。
  • 注释
  • “自愧声名无可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名声并不值得夸耀。
  • “贤愚混世炭和冰”:这里的炭和冰代表了贤者和愚者,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赏析
  • “自愧声名无可称”:诗人的自我批评体现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地位的清醒认识。这种谦逊的态度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和,避免骄傲和虚荣。
  • “贤愚混世炭和冰”:诗人通过对比贤者与愚者,展现了社会上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描述有助于读者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 译文
  1. 贤者与愚者的界限模糊不清。
  2. 他们都像是炭火与冰一样相互依存却又各自独立。
  • 注释
  • “贤者与愚者”:这里明确区分了贤者与愚者,指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炭火与冰”:诗人用“炭火与冰”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两种极端状态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 赏析
  • “贤者与愚者”:这种区分不仅有助于明确社会角色和责任,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结构的观察和思考。
  • “炭火与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醒人们要全面理解和尊重不同的存在。

《过闾居河四首》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对圣人去世后影响的描绘,以及对贤者与愚者关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