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
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
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游旧地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感慨。

让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1. 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
  • 昔年:过去的岁月。
  • 曾:曾经。
  • 赏沁园春:欣赏沁园春的美景。
  • 重来: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 迹已陈:踪迹已经消失。
  1. 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
  • 水外:水边。
  • 无心:没有心思。
  • 修竹古:修长的竹子古老而坚韧。
  • 雪中含恨瘦梅新:在雪中开放的梅花带着遗憾和悲伤。
  1. 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 垣颓:墙倒塌。
  • 月榭:月光下的亭子。
  • 经兵火:经历了战争的破坏。
  • 草没诗碑覆劫尘:草覆盖了诗碑,被战争的尘埃所掩埋。
  1. 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 羞对:害羞地看着。
  • 覃怀:古代地名,这里指家乡。
  • 昔时月:过去的月亮。
  • 多情依旧照行人:虽然景物变了,但是情感仍然像往昔一样温暖。

接下来是译文:

  1. 曾经欣赏过沁园春的美好,如今再次来访却只见到一片废墟。
  2. 在水边生长的竹子依然挺拔古老,但雪中的梅花却显得有些凋零。
  3. 曾经的月榭已经被战火摧毁,草长满了诗碑,被战争的尘埃所掩盖。
  4. 害羞地看着家乡的月亮,尽管景物已变,但那份深情依然照亮着行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沁园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同时,通过对战火后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争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影响。最后一句“害羞地看着家乡的月亮,尽管景物已变,但那份深情依然照亮着行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