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秋杀乃天常,来往推迁炎与凉。
晚节正当阴气塞,穷冬忽见小桃芳。
岂知卜枣能成实,僭与江梅敢并香。
自愧备员调鼎鼐,不知何事谬阴阳。

我们逐句分析诗句:

  1. 春生秋杀乃天常 -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生机和秋天的凋零是自然界的常态。
  2. 来往推迁炎与凉 - 描述四季交替的自然现象,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3. 晚节正当阴气塞 - 描述的是冬季,阴气浓厚。
  4. 穷冬忽见小桃芳 - 在冬天突然看到小桃花开放。
  5. 岂知卜枣能成实 - 表示没想到枣树也能结出果实。
  6. 僭与江梅敢并香 - 意思是枣树的香味竟然可以媲美梅花。
  7. 自愧备员调鼎鼐 - 自责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参与调配各种食材。
  8. 不知何事谬阴阳 - 表示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我们将这些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春生秋杀乃天常,来往推迁炎与凉。
【注释】“春生秋杀”指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的自然规律;“来往推迁”形容季节交替的循环往复;“炎”指夏季,“凉”指秋季。
【赏析】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循环律动的领悟和感慨。诗人以春生秋杀为题,描绘了一年四季的变迁,展现了自然的恒常规律。

晚节正当阴气塞,穷冬忽见小桃芳。
【注释】“晚节”比喻人生的晚年阶段;“阴气塞”指冬季阴气浓厚、万物沉寂的景象;“小桃芳”指春天来临,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岁月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即使在冬季这个充满阴冷气息的时期,也总有一种力量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岂知卜枣能成实,僭与江梅敢并香。
【注释】“卜枣”指枣树,因为枣子形状像卜卦(古代一种占卜用的龟甲或兽骨)而得名;“江梅”指梅花,因其生长在江南地区而得名。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尽管枣树和梅花都是普通植物,但在诗人看来,它们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人们去欣赏和尊重。

自愧备员调鼎鼐,不知何事谬阴阳。
【注释】“备员”意为充当某个角色或职位上的人员,此处暗指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调鼎鼐”原指调味,引申为调和人际关系;“谬阴阳”意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此处指诗人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他既觉得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又觉得有些事情无法理解或者说不清楚。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生态度的反思。

这首诗以四季更替、自然规律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岁月沧桑的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自我认知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