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空悲扇,天凉反卖浆。
却来频渭钓,又绝在陈粮。
志道衰犹梦,依仁老更刚。
故家三径远,薄土一廛荒。
混混常无舍,乾乾体自强。
卒躬能省己,行道不逾方。
宁耻身衣褐,谁嗟日食糠。
起歌明月夜,舒啸白云乡。
绮夏终辞汉,巢由固避唐。
名极得三者,柴立机中央。
荣遇传金马,题名刻玉堂。
未窥君所蕴,徒见子之墙。
遣欲绝形累,无贪不行妨。
一瓢渠乐逸,陋巷我忧惶。
牺易韦编暗,麟经古卷黄。
著述遵辅嗣,去取笑公羊。
再辨麟绝笔,重笺城复隍。
焦桐人不识,独有蔡中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之一。下面逐句解读:
秋老空悲扇,天凉反卖浆。(秋天来临,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随风而逝。)
却来频渭钓,又绝在陈粮。 (回到长安后,诗人选择了钓鱼为生。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清静的生活方式。)
志道衰犹梦,依仁老更刚。(尽管志向已经衰退,但仍然梦想着恢复昔日的辉煌;依靠仁爱之道,变得更加坚定刚强。)
故家三径远,薄土一廛荒。(他的家园虽然已经变得遥远,但土地依旧贫瘠荒凉。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留恋与现实的无奈。)
混混常无舍,乾乾体自强。(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卒躬能省己,行道不逾方。(最后,诗人能够自我审视,行为规范而不越轨。)
宁耻身衣褐,谁嗟日食糠。(宁愿穿着朴素的衣服,也不愿贪慕虚荣;即使生活艰苦,也要坚守本分。)
起歌明月夜,舒啸白云乡。(在明月照耀的夜晚,诗人放声高歌,畅饮于清新的云间。)
绮夏终辞汉,巢由固避唐。(告别繁华喧嚣的汉代,选择隐居山林,避开唐朝的纷扰。)
名极得三者,柴立机中央。(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地位却如处在风口浪尖一般危险。)
荣遇传金马,题名刻玉堂。(因功绩卓越,受到皇帝的赏识,并赐封金马门,题名玉堂。)
未窥君所蕴,徒见子之墙。(未能洞察您的深藏不露,只能看到您外在的形象。)
遣欲绝形累,无贪不行妨。(摒弃一切欲望,远离世俗纷争,不被外界事物所困扰。)
一瓢渠乐逸,陋巷我忧惶。(喝上一瓢清水,便能忘却世间烦恼;而我生活在简陋的小巷中,却倍感忧愁不安。)
牺易韦编暗,麟经古卷黄。(古籍文献堆积如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读懂;而那些珍贵的麟经、古卷,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著述遵辅嗣,去取笑公羊。(遵循先贤的教诲,潜心研究学问;对于取舍问题,却以公羊家的观点为参考。)
再辨麟绝笔,重笺城复隍。(再次撰写了《周易》绝笔之作,为城池和城墙重新注释。)
焦桐人不识,独有蔡中郎。(只有那传说中的焦桐,人们还无法识破其真面目;蔡邕则因其才华横溢而广为人知。)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绩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既关注现实生活的困苦,又向往超脱物外的宁静;既珍视个人的价值,又注重社会责任。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的诗歌世界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