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别吾山,曾与黄华期。
富贵非予志,卜筑临东篱。
今也违初心,知我者其谁。
挂冠犹未遂,寄此相思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注释】
当年:指过去的日子。
黄华:人名。
期:期许。
卜筑:选择房屋建造。东篱:在东边种的篱笆,此处借代隐居之地,也暗含“东篱下”的典故。
知我者其谁:了解自己的人还有谁呢。
挂冠:古代官员辞官归隐时,把官帽挂在树上作为标志,表示不再做官,这里借指辞官。
【赏析】
首联点出“吾山”,是说当年离开家乡时,曾与友人相约,在故乡建房定居。“曾”字表明了诗人的期待和愿望。颔联写诗人辞官归里,不愿为官的志向,“非”字表明他不愿意当官,而“卜筑临东篱”则是他选择隐居生活的地点。颈联写诗人违背当初的意愿(违初心),现在自己已经远离官场,不知道谁是理解自己的人了。尾联写诗人挂冠归家,但仍然没有实现当初的愿望。所以诗人只能寄情于诗,表达自己对仕途生涯的失望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诗。诗人用典丰富、含蓄、蕴藉,语言简练、凝炼、明快,表现了诗人的豪爽性格,表达了诗人不慕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理想境界。
【答案】
昔年别吾山,曾与黄华期。
富贵非予志,卜筑临东篱。
今也违初心,知我者其谁?
寄此相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