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青林迥,虚斋生夕凉。
帘帷方度月,枕簟已怀霜。
地角家何在,云端路转长。
慈帏近安否,归觐不能忘。
【注释】
青林:青色的树林,这里指山林。迥:远。虚斋:空旷的书房。生夕凉:生出清凉之意。帘帷:帘子和帷幕。已怀霜:已经感到冷。地角家何在:大地尽头,家乡在哪里?云端路转长:天上的路越走越长。慈帏(wéi):母亲的帐幔。安否:平安与否。归觐(jìn):朝见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诗写月夜雨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含蓄蕴藉。
开头两句“雨歇青林迥,虚斋生夕凉。”描绘出一幅雨后山村图:“雨歇”、“青林”,点明季节;“迥”字写出了雨过天晴的清旷景象。“虚斋”表明作者此时是在幽深寂静中独处,“生夕凉”则暗示着作者此时的心境。“虚斋生夕凉”与首句的“雨歇”呼应,表现了雨后天晴的清新气氛。
接着“帘帷方度月,枕簟已怀霜。”描写了诗人入夜后的心情:“帘帷”指室内之帘,“方度”表示刚刚打开;“枕簟”指床上之枕席,“已怀”表示已经想到。诗人入夜之后,便开始想家。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入夜之后的动作来表现他内心的活动和情绪的变化:从入夜到深夜,一直想着家,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放下心来,安然入睡。
第三联写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地角家何在,云端路转长。”“地角”即天涯,指故乡;“云端路转长”,意谓路途遥远而漫长。“慈帏近安否?”最后一句写诗人对母亲安危的关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王维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