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接武依丹陛,壮岁招魂入翠微。
遂使老聃成自吊,不知丁令竟何归?
蛇蝉岂恋寻山蜕?
鸡犬曾闻挟日飞。
独有皇恩无以报,昨传天语慰松扉。

【注释】

名家:名家,指有名的门第或学派。接武:继承前人的事业,承继前人的功业。丹陛:指皇帝的宫殿台阶。翠微:青松翠柏。自吊:自我安慰、自我宽慰。丁令:即丁公,传说中的仙人名。“不知丁令竟何归?”意思是:不知道这位仙人最终归向何处?寻山蜕:传说中仙人修炼成仙后,会到山上去,在山上蜕下身上的皮壳。鸡犬:借指平民百姓。挟日飞:相传有神鸟名叫黄鹄,能乘着太阳飞翔。皇恩:皇帝的恩惠。天语:上天的旨意,皇帝的诏谕。《旧唐书·李峤传》载:李峤曾为《三品以上官制》,被宪宗召见,宪宗问:“朕今欲立太子,卿意何如?”李峤答:“陛下春秋高,太子未定,岂敢遽议。”宪宗大悦。昨传:不久前已传下来。天语:上天的旨意,皇帝的诏谕。松扉:松树编成的门户,这里比喻隐士的住所。

【赏析】

此诗是李峤辞官隐居后的一首感怀之作。全诗抒发了作者退隐后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名家接武依丹陛,壮岁招魂入翠微”,以“家”字开篇,点明作者的身份和地位。接着用“壮岁招魂入翠微”一句,描绘出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壮岁招魂”四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

颔联“遂使老聃成自吊,不知丁令竟何归?”两句以“自吊”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黄昏期,而那些年轻有为的人却还在继续奋斗。同时,诗人还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不知道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人们如今又在哪里呢?这两句话充满了悲凉之意。

颈联“蛇蝉岂恋寻山蜕?鸡犬曾闻挟日飞”。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蛇蝉”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们,他们修炼成仙后,会到山上去,在山上蜕下身上的皮壳,然后化身为蛇或蝉之类的生物。“鸡犬”则是指那些普通百姓,他们过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尾联“独有皇恩无以报,昨传天语慰松扉。”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他感叹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回报皇上的恩惠,但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感怀诗来安慰自己的心声,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困境。

整首诗以李峤的人生经历为背景,通过对他仕途起伏、退隐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多面。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