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钧播群物,壤壤劳吾生。得酒足痛饮,何用身后名?
所以戒饮酒,岂矫世俗情?昨日足欢笑,今日愁思盈。
多见桃李花,语乱作棘荆。反以饮召欢,何以忘亏成?
靡榖汉诏切,丧邦周诰明。奚必宇宙内?独有屈子平。
【注释】止酒:即饮酒,因诗题有“止酒”二字而得名。大钧:指天地自然之气。播:散布。壤壤(rǎng):劳碌。生:生命。何用身后名:何必在乎身后的名声呢。矫:纠正。俗情:庸俗的情趣。昨日足欢笑:昨天能尽情地欢乐。愁思盈:忧愁充满心头。语乱作棘荆:言语杂乱如荆棘。反以饮召欢:反而用饮酒来招引欢乐。何以忘亏成:用什么办法可以忘掉这些过失和错误呢?靡(mǐ)榖(jú):汉时对王莽的贬词。诏书:皇帝的诏令。丧邦:国家灭亡了。周诰(gào):周公的告诫之辞。奚必宇宙内:何必局限于天地之间。屈子:屈原的别称。
【赏析】《止酒》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是第一首,作者以饮酒为题材,抒写人生哲理,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鄙弃,对酒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超然态度。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幽远,寓意深远含蓄。
开头两句说:天地间万物都在不停地活动,而人的生命却很短暂。既然生命有限,那么何不痛痛快快地喝酒,何必在意死后的名声呢?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强调人生短促,应该及时行乐。
三、四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饮酒是一种乐趣,但并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是为了避免将来的悔恨。这里的“矫”字,既表示改正的意思,也含有矫情作伪的意思。诗人认为,人们往往被世俗所迷惑,追求功名利禄,却忘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接下来的五句,诗人回忆了过去的快乐时光。昨天,他尽情地欢乐,无忧无虑;而今天,他却陷入无尽的忧愁之中。这种巨大的反差,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
第六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看到周围的朋友们纷纷饮酒取乐,言语混乱如同荆棘一般。然而,他们却因此而招来欢乐,这又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呢?这里,诗人以讽刺的笔调,批评了那些只顾眼前的享乐的人。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并不追求权势地位,也不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一切。他只希望能够像屈原那样,保持清白的品格,不被世俗所污染。这里的“奚必宇宙内”,可以理解为“何必在天地之间呢”。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诗人的思想却十分丰富。通过饮酒这一话题,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追求的不屑一顾,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