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已及夏,岁籥寝中更。
平旦西郊道,始闻啼鸟声。
川晴树气嘉,夕露枝条盈。
西峰近在眼,白云夹路生。
一从违夙昔,好怀郁难并。
未知高世意,忽复何以营。
屠狗与渔钓,俱足成大名。
卓哉箕颍客,使我抱深诚。

注释:

  1. 晓出西郊:早晨走出郊外。晓:天刚亮的时候。
  2. 自春已及夏:从春天到夏天。
  3. 岁籥寝中更:岁籥(yuèruì)在寝室内停止,指年岁循环不息。
  4. 平旦西郊道:清晨时分走在西郊的路上。
  5. 始闻啼鸟声:开始听到鸟儿的叫声。
  6. 川晴树气嘉:晴朗的天空下树林中的树叶格外茂盛。
  7. 夕露枝条盈:傍晚时露水沾湿了树枝。
  8. 西峰近在眼,白云夹路生:西边的山峰离眼睛很近,白云在道路两旁飘荡。
  9. 一从违夙昔,好怀郁难并:自从违背了从前的愿望,心中充满了忧郁。
  10. 未知高世意,忽复何以营:不知如何去面对高尚的境界,忽然又怎么安排自己的命运呢?
  11. 屠狗与渔钓,俱足成大名:杀猪、钓鱼这些小事情,都能成就大名声。
  12. 卓哉箕颍客,使我抱深诚:你真是像箕子和颖考叔那样贤德的人啊,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描绘了作者清晨出郊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高尚境界的追求。
    首句“晓出西郊”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接着,作者通过描绘春天到夏天的自然变化,引出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岁籥寝中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的情景。
    第二句“平旦西郊道”,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清晨的郊外。此时,天空刚刚放晴,树木上的叶子显得更加繁茂,而夜晚的露水也给树枝带来了丰富的滋润。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始闻啼鸟声”则打破了这种宁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鸟儿的叫声,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人又通过对山川河流、草木花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魅力。其中,“川晴树气嘉”、“夕露枝条盈”等诗句,更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致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内心却变得越发沉重。“一从违夙昔,好怀郁难并”一句,便揭示了这一转变。从过去到现在,诗人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在。
    最后两句“未知高世意,忽复何以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高尚的境界,同时又突然陷入了对自己命运的困惑之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样。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与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