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
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
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
那更诛求使者急,鞭棰一似鸡羊群。
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徵六军。
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
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
官胥掊克常十八,况以鸠敛夺耕耘。
只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竟是谁欢欣?
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
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
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
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
【解析】
1.“闽州”一诗,首联点出“闽州”,交代了诗人的籍贯。颔联是说,闽州人不分男女,从小就学习绣文。颈联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像在夜间行走的人一样点着蜡烛。尾联是说,更不用提那使者们急迫的样子,鞭打百姓就像对待鸡羊群一样。“宵行”“秉烛”是关键信息。2.“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征六军。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这是说,古时闺阁女子佩带箴管以警戒自己,现在女工们则应征到军队中服役。虽然目前太平无事,但战争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女工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3.“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意思是:尧舜之治尚且勤俭,后代君王却奢侈如锦绣,怎能忍受这样的忧心熏灼。观察风俗是使臣的职责,即使远在天边也应当传唱这首诗。4.“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闽州土俗户不分”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地点和人物。第二句写“生子数岁学绣文”是闽州的风俗。第三、四句写“围绷坐肆杂男女”,是写当地的情况。第五句“谁问小年曾识君”是说自己对这种风俗的陌生和无知。5.“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古来夜行斯秉烛”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今者衢路走纷纷”承上句写现在的街巷。6.“只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竟是谁欢欣?”意思是:如今这些技艺被废弃不用,百姓疲于奔命谁又高兴呢?7.“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岁岁条章省烦费”承接上句写百姓生活艰难,连朝廷的条令都一年比一年繁琐,百姓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8.“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唐虞在上俭且勤”承上启下,引出下文。9.“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意思是:观察风俗是使臣的职责,即使是远方的歌谣也能感动上天。10.“观风自是使者职”紧承前句,强调观察风俗是使臣的职责,即使是远方的歌谣也能感动上天。11.“作歌虽远天应闻”与“观风自是使者职”相呼应。“作歌虽远天应闻”是说,虽然诗歌传播得遥远,上天也会听到它的。12.尾联是说,即使诗歌传唱很广,上天也会感应到它的。“观风”“作歌”是关键信息。13.“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观风”是指使臣的职责,即考察民间风俗;“作歌”则是向皇帝献诗,希望皇帝体察民间疾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作为观察风俗使者,即使诗歌传播很广,上天也会感应到它的。14.“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岂有”意思是哪有……“言”的意思是说。“忍使忧心熏”意思是不忍心使百姓忧虑担心。15.“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这是说,尧舜在上时节俭勤劳,后代君王仍奢侈如锦绣。怎能容忍像周幽王、褒姒那样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呢!“后王”指后代君王;“唐虞”指古代的帝王。《史记·夏本纪》:“(禹)南抚有苗,而天下平。”《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伏其辜。”《诗经·大雅·荡》:“载胥及溺,维其喙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论语·卫灵公》:“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焉?’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可见“后王”指的是后来的君王;“唐虞”是指古代的帝王。16.“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唐虞”是古代的帝王;“后王”是后来的君王。《礼记·大学》引《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郑玄注:“唐虞之时,设官百员。”孔颖达疏:“唐虞之时,设官百员。”唐虞之制,设官不过百员,故称。这里用典是为了突出统治者奢靡荒淫的反面形象。17.“唐虞在上俭且勤”,“唐虞”是古代的帝王;“在上”指在位。《尚书·洪范》:“曰若稽古,上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国,民卒享。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畏。”这里用典是为了突出统治者奢靡荒淫的反面形象。18.“岂有夔龙让姚宋,言忍使忧心熏。”“言忍使忧心熏”意思是不忍心让黎民百姓忧虑担忧。《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世宰物。”“言”,动词;“忍”,副词,意为不忍……“忧心熏”,名词作状语用。这里用典是为了突出统治者奢靡荒淫的反面形象。19.“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唐虞在上”,指尧、舜在位时的政风;“后王”指历代帝王。“在上”指在位。“犹复锦绣焚”的意思是仍然奢侈如锦绣。20.“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意思是:难道还有像夔龙、姚、宋那样的贤人吗?他们不说,怎么忍心让百姓忧虑担忧呢?21.“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徵六军。”“古来闺阁”指古代妇女;“今者”指南汉末年;“女工”指织布的女工;“徵六军”指征集军队中的妇女。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闺阁”、“女工”等关键词语。22.“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虽复太平”,指尽管天下太平;“少征战”,少战争或少动乱;“设有备豫”,意思是说如果发生战争的话;“将何云”,有什么可说的呢?23.“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去年”指过去的一年里;“居作匠”指工匠;“五千”表示数量之多;“耗费府藏”指消耗了大量的官府财物。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居作匠”、“五千”、“府藏”。24.“官胥掊克常十八,况以鸠敛夺耕耘。”“官胥”指官吏;“掊克”指搜刮钱财;“鸠敛”指聚敛财物;“夺耕耘”指夺走农民的耕种时间。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官胥”、“掊克”、“鸠敛”、“夺耕”。25.“只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竞谁欢欣。”“只今”指现在;“弃置”指丢弃不用;“半不用”意思是说只有一半被使用;“竞谁欢欣”的意思是指老百姓都不高兴。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弃置”、“半不用”、“民劳竞谁欢欣”。26.“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岁岁条章”指每年的条文;“省烦费”指减少繁杂的法令;“幸且不省无方殷”意思是说幸好没有减少繁多的法令。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条章省烦费”。27.“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唐虞”是古代的帝王;“在上”指在位。“在上俭且勤”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帝王节俭勤劳;“后王”指历代帝王。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在上”。28.“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岂有”指哪有……“言”指说;“忍使忧心熏”意思是不忍心让黎民百姓忧虑担忧。29.“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