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海内写竹石,集贤学士有李衎。
吴兴翰林公更神,大抵不令石作板。
半幅萧萧烟雾枝,如卷中有千尺奇。
洞穴常起鬼神疑,嵩华衡岱狎童儿。
金溪处士清似鹤,携此随秋访幽壑。
我忆为公故僚吏,细抚遗书双泪落。
吁嗟翰林今世无,一笔犹可重江湖。
鸣凤之下出瑾瑜,高风况足励顽夫。

诗句译文:

  1. 近来国内创作竹石的文人不少,集贤学士中有一位叫李衎。
  2. 吴兴翰林公更加神妙,大致不让石头成为作品的主体。
  3. 竹的半幅仿佛烟雾缭绕,卷轴中却藏着千尺之奇景。
  4. 洞穴常起鬼神疑惑,嵩华衡岱的童子也来嬉戏。
  5. 金溪处士如鹤般清瘦,携带此图秋天探访幽谷。
  6. 我怀念为公而努力的同僚,抚摸遗书双泪落下来。
  7. 现在世上没有这样的翰林,一笔仍然可以在江湖中使用。
  8. 鸣凤之下出产美玉,高风可以激励愚顽之人。
  9. 这首诗是诗人范椁创作的古诗之一,描绘了一幅竹石图,并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坚定顽强精神的赞美和自己的坚韧不屈精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石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中的竹石形象,既具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品质,而石壁则代表着坚定不移的意志。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元素,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升华。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要关注自然和环境的保护,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