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朴本淳默,结绳已多端。
书契起百伪,千载不复旋。
大道日已降,支离竞各言。
安得万喙寂,俗厚如古先。
仍当废简牒,置我六籍前。
【注释】
杂言四首: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古代淳朴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虚伪现象不满的诗。
淳默:指原始的质朴纯真。
结绳:古时的一种记事方法,用绳子打结表示某种意思。
书契:文字。
百伪:指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欺骗行为。
日已降:指社会风气一天天败坏。
支离:散乱的样子。
复旋:又回转了。
大道:指自然法则和正确的道理。
竞各言:争相表白自己的主张。
俗厚:风俗淳朴,不奢侈浮华。
万喙寂:指各种声音都沉寂了。
俗厚如古先:风俗淳厚就像古人一样。
仍当:仍然应该。简牒:简牍文书,泛指公文。
置:放。
六籍: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分设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前:前面。
【译文】
原始的自然很淳朴,只用简单的结绳就能表达意思。
从那时起有了文字,便产生了种种虚假。
时间已经过去千百年,这种欺诈还不肯停息。
要想让大道重见光明,必须摒弃一切虚伪言论。
要使风俗淳朴如同古代,就应该废除繁杂的公文。
【赏析】
此诗是一首反映世风堕落、呼吁人们返璞归真的杂言诗。作者在诗歌中以“淳默”、“结绳”等词语开篇,表达了对原始纯朴状态的向往之情。接着以“书契”、“百伪”等词语为线索,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文字,从而产生了各种欺骗行为,这些行为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使得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诗人呼吁人们要像古代那样,不要被各种虚伪的言论所迷惑,要坚守内心的纯真。最后,诗人提出应该抛弃繁杂的公文,回归教育的本真,使社会风气得以回归到最初的淳朴状态。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