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
诗句原文: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
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
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
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
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注释解释:
- 青山如同横放的琴,双瀑声如琴弦般悠扬。
- 询问是谁创作了这首曲子,一演奏就长达三千年。
- 描述上方的乔松如天边拂动的长云,下方的苍鼋在月光下漫步。
- 表达松树和巨鼋至今都生机勃勃,但这首曲子何时能完结。
- 描绘十月里溪水潺潺流淌,古木参天万壑回音。
- 飞流直下的溪水似乎在弹奏着宫乐,使人心旷神怡。
- 在高高的楼台上再次行礼,询问这条溪水,像古代贤人巢父与许由那样的朋友,现在还有谁能了解?
- 我只剩下双耳上的尘埃,不敢再去这里洗涤心灵。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白鹤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听琴楼这一特定场所,抒发了一种对时间、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青山”与“双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伟大。而“一奏三千年”则表达了对音乐不朽价值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永恒主题的向往。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逸物外、寄情山水的高远情怀。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