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老思荒,句中无画写荒凉。
山山水水三千里,雨雨风风一万场。
致福不应烦失马,耽书堪笑竟亡羊。
百花留得芳菲在,倾盖丹心捧太阳。
【注释】
- 鄂诺道中:诗人在鄂州(今属湖北)道中。
- 峥嵘(zhēng róng):高峻、险峻。
- 老思荒:年迈的思绪荒芜、迷茫。
- 句中无画写荒凉:意谓诗中没有图画,却能表现荒凉之意。
- 三千里:形容山水之长,一千里为十里,三千里即一万六千里。
- 一万场:形容风风雨雨不断。
- 致福不应烦失马:语出《易经》上“履霜坚冰至”之说,意为不应对小事疏忽大意。
- 耽书堪笑竟亡羊:《庄子·外物》:“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此处指耽于读书,以致误了大事,如丢失羊群,喻指因小失大。
- 百花留得芳菲在:百花虽然凋零,但它们依然保持着它们的芬芳。
- 倾盖丹心捧太阳:意谓即使倾尽自己所有,也要将美好的东西献给别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首联“岁月峥嵘老思荒,句中无画写荒凉”,是说岁月沧桑已使人变得老态龙钟,而诗句中却没有一幅图画能够表达出这荒凉的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颔联“山山水水三千里,雨雨风风一万场”,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拓展。诗人用“山山水水三千里”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广阔,同时用“雨雨风风一万场”来形容生活的艰辛和变化无常。这两个词语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致福不应烦失马,耽书堪笑竟亡羊”,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他认为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过于追求名利而导致的,而过分沉迷于书本则会导致误事甚至失败。这两个句子都是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尾联“百花留得芳菲在,倾盖丹心捧太阳”,是诗人对人生的另一种态度和期望。他认为即使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也要像那百花一样保持自己的芬芳和美丽,并且要像那阳光一样充满希望和力量。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