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神州就陆沈,战尘犹自结闲阴。
日边箫鼓衣冠尽,天外楼台草木深。
江月和愁传桂烛,野棠无语寄春心。
如何黄鸟年年在,不说东风怨上林。
岳台怀古
万古神州就陆沈,战尘犹自结闲阴。
日边箫鼓衣冠尽,天外楼台草木深。
江月和愁传桂烛,野棠无语寄春心。
如何黄鸟年年在,不说东风怨上林。
【注释】:
①神州:中国。
②陆沈:大地沉没。
③闲阴:指战事结束,人民得以安宁。
④日边:天子所在。
⑤上林:汉武帝的御苑,这里借指南宋王朝。
⑥黄鸟:黄莺,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岳池县学》一诗中说:“昔闻岳池有胜迹,今见郡阁开南荣。”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岳池后写的一首怀古之作。
首句“万古神州就陆沈”,写岳池地势险要,扼守川中咽喉,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就陆沈”三字,既写出了岳池地处要冲、地势险峻的特点,又写出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次句“战尘犹自结闲阴”,承上句而来,点明岳池历来兵事频繁,战争不断。但即使如此,也挡不住人们到这儿来寻幽探胜、游览观光。“闲阴”二字,既与“陆沈”相对,写出了此地远离战乱,又照应了“就陆沈”三字,进一步点明此地地势险要。
第三句“日边箫鼓衣冠尽”,是全诗句眼,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此句用典。南朝梁代萧绎曾于大业初(公元六○六年)在江陵(今湖北荆州)建都,改称西魏王朝为“天统”。萧绎还曾在江陵设宴作乐,并让宫中歌舞艺人表演节目,一时“日边箫鼓衣冠尽”(《南史·萧绎传》),热闹非凡。“衣冠”即文士、官员。“尽”字写出了他们歌舞升平的情景。而此时,诗人却来到这远离京城的地方,不禁感叹万千。
第四句“天外楼台草木深”,是写岳池之景。此句以夸张手法,写岳池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楼台”即指官府建筑。“草木深”三字,既写出了此处远离朝廷,民不聊生,荒废冷落的景象,又照应了前一句的“日边箫鼓”、“衣冠”二句。
最后两句“江月和愁传桂烛,野棠无语寄春心”,是写诗人的感慨。这两句是互文。“桂”指桂花,传说这种花只在八月中秋开放,故又称“桂魄”。相传月中有桂树,所以把明亮的月光比作皎洁的桂花。诗人用“江月”“桂烛”来写明月的明亮,又用“月”“烛”来比喻自己的情怀。“和愁”二字,既照应了“和”字,又照应了上句中的“月”,“和愁”既写月色明亮,又是诗人心情抑郁的象征。“江月”与“野棠”相映成趣,又照应了上句中“野棠”一词,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无语”二字,则写出了诗人无言可说,只能将满腹心事托付给大自然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如何黄鸟年年在,不说东风怨上林?”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每年春天,黄莺总是按时归巢,而今年却迟迟不见归来呢?它为什么不向春风抱怨呢?原来它知道,今年的春风不是从皇宫中吹来的。这是诗人由“野棠无语寄春心”想到的,意在表达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