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芳草绿,石尽野塘浑。
落日一声笛,断肠人倚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春晚”意为春末、春天将尽之时,诗人以“春晚”为题,写自己对春去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雨馀芳草绿”是写景,“石尽野塘浑”也是写景,而此二者与下两句“落日一声笛”和“断肠人倚门”之间有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幅晚春图:残阳西沉,暮色苍茫,在一片落寞中,传来一曲哀婉的笛声,那吹笛的人伫立门前,神情黯然,令人同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春天无限感伤之情。“落日一声笛”,是实写;“断肠人倚门”,是虚写。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使全诗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春之逝的感伤和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春末,雨后芳草绿油油,野塘边的石头已经看不见。夕阳西下,传来一声凄婉的笛音,使人肝肠寸断,我倚着
门久久凝思。
赏析:此诗首二句描绘的是一幅残阳落照下的晚春景象:残阳如血,晚风如水,芳草萋萋,野塘寂漠。这是典型的“春
尽”之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笛声来表达。第三句“一声笛”,既实写了笛声,又虚写了笛声所传
达的对象——倚门远望的人。第四、五句写远望之人,既实写了他的情态,又虚写了他所处的环境。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点
破,又是对前面的景物作了进一步的烘托。诗人没有直说,却把读者引入到一种特定的意境之中。最后一句点明题意,抒发
了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