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待金鸣送曙光,雁行罗列进桃汤。
如何白兽尊中酒,尽日无人引一觞。
【注释】
灵城:指洛阳。元日:即元旦,古代在正月初一的习俗是饮椒柏酒,以辟邪气。金鸣:鸡鸣。桃汤:以桃木作成的汤,用以避疫。白兽:指雄鸡。尊:酒杯。引: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正月初一日洛阳。诗人因受排挤出京后,回到洛阳,心情郁闷,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未待金鸣送曙光”,点明时间是在鸡初鸣的时刻,这是新年伊始的时刻。“未待金鸣”表明诗人此时尚未听到鸡鸣,因为鸡鸣报晓,所以诗人用“金鸣”来比喻鸡鸣,意指还未到鸡叫报晓的时候。“曙光”指拂晓时分的阳光,也暗示着新年的到来。这句诗既写出了时间的早晚,也表现了诗人的心情。
次句“雁行罗列进桃汤”,描写了一幅美好的春景图。“雁行”指的是成群结队的大雁,它们排着整齐的行列飞向南方过冬。“罗列”是指排列得整整齐齐,不乱。“进”在这里有进入、走进的意思。“桃汤”则是指用桃花煮的水做成的美酒。这里暗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末三句“如何白兽尊中酒,尽日无人引一觞”,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白兽”指的是雄鸡,这里用来形容其形象威武雄壮。“尊中酒”指的是酒杯里盛着美酒。“无人”则是指没有人陪伴、没有人照顾。“引一觞”是指端起酒杯喝上一小口。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