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姮娥出海迟,玉容寂寞不胜悲。
清光未必天边减,冷暖人情亦可知。

【注释】

底事 —— 究竟是什么原因。

姮娥 —— 指月亮,这里指代月亮的代称。

海迟 —— 海上风浪大,船行缓慢,所以叫海迟。

玉容寂寞不胜悲 —— 嫦娥因不得与丈夫团聚而感到孤独寂寞,悲伤不已。

清光 —— 明亮的月光。

冷暖人情亦可知 —— 人间的喜怒哀乐也和天象的变化一样是有规律的,人世间的情感变化也可以由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推测。

【赏析】

《十六夜月得人字》一诗,写于元贞年间,作者在京城任太常博士。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中秋之夜望见明月,想起嫦娥孤栖月宫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底事姮娥出海迟?”开头即提出疑问,问的是月亮出海为何比往常晚。“底”就是“为什么”。这句诗看似平易,实则含蓄蕴藉。诗人以一个“迟”字,写出了月亮移动的速度之慢,同时暗示出自己内心的焦急。

第二句“玉容寂寞不胜悲”,紧承“底事”而来,说嫦娥因为不得团圆而独自居住在月宫中,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她内心无比悲伤。这一句中,“玉容”指代嫦娥,暗含其容颜如玉。而“寂寞不胜悲”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嫦娥孤独境遇深深的同情以及自己的感伤之情。

第三句“清光未必天边减”则是诗人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月亮虽然不能像太阳那样照耀大地,但它依然可以照亮人们的心灵。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月亮的光芒不如太阳那么耀眼,它仍然可以照彻人们的心底。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月亮光芒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

最后一句“冷暖人情亦可知”,则进一步将话题引向人间。诗人通过对比月亮与人类情感的变化,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月亮这种冷冰冰的存在,也能让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见人心的温暖之处。诗人在这里借物抒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嫦娥、月亮和人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