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兰香露泣愁红,睡起沉吟绕露丛。
荡子不来花落去,教人怎不怨东风。
《春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常建的组诗作品,描绘了美丽的淇河风光,极言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晚兰香露泣愁红:描述了兰花在晚风中散发出香气,而露水使得花朵显得更加忧愁。这里的“泪”字,既表现了兰花对露水的珍惜,也反映了花的美丽与脆弱。
睡起沉吟绕露丛:诗人从梦中醒来,心情沉重地围绕着露水丛生的地方徘徊。这里的“沉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索。
荡子不来花落去:如果这位游子不回来,花儿将无法绽放。这里的“荡子”指远方的游子,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和对花儿命运的担忧。
教人怎不怨东风:东风无情,吹落了花儿,使人怎能不怨恨东风。这里的“教人”表示无奈,而“怎不怨东风”则强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常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无常世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