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半入井,宁无恻隐心。急走掣其足,啼号嗄以喑。
其亲即偕来,翕然集四邻,将谓相谢不世恩。忿呼恚诘渠何人,令我儿哭声酸辛。
中心自誓救颠坠,孰顾若辈怨且嗔,君子谋道不谋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小孩掉进井里,他的父亲急忙跑去救助他,但是小孩已经受伤了。诗中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不满和愤慨。
“赤子半入井”这句诗描绘了小孩掉进井里的瞬间,形象地表现了小孩的无助和惊恐。“宁无恻隐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景的感慨,他认为人们在看到这种情况时,不应该感到冷漠,而应该感到同情和怜悯。
“急走掣其足”这句诗描绘了父亲急忙跑过去救孩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焦急和急切。“啼号嗄以喑”这句诗则形容了孩子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哭声,声音嘶哑,让人心疼。
“其亲即偕来”这句诗描述了孩子的父母听到消息后立刻赶来的场景。“翕然集四邻,将谓相谢不世恩”这句诗则表达了他们的到来给周围的人带来的安慰和希望。他们以为他们会得到人们的感谢,但实际上却遭到了人们的责骂和指责。
接下来的几句,“忿呼恚诘渠何人,令我儿哭声酸辛”和“中心自誓救颠坠,孰顾若辈怨且嗔”两句,分别描绘了孩子父母的愤怒和自责以及诗人的内心挣扎。他既想拯救这个孩子,又觉得这种自私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君子谋道不谋身”这句诗,则是诗人对这种行为的评价,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瑞井行》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小孩掉进井里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人们之间的冷漠和自私,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