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
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
断碑岁月不可考,丹书剥落空莓苔。
嗟乎去古盖已远,荒辞漫汗相惊猜。
安居平土果谁力,愚民耳目诚可哀。
一声渔笛起何处,沧洲雅兴还悠哉。
【注释】:
- 戊申四月,诗人在四月的一天游玩禹门。
- 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黄河从天上垂下,两座山峰像屏风般矗立。
- 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天地间诞生圣人以造福万代,惊涛骇浪拍击着岸边发出轰鸣。
-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冷峻的云朵直升到三千丈的高度,石颠上的古庙高耸而威严。
- 断碑岁月不可考,丹书剥落空莓苔。断残的石碑无法考证岁月,上面的丹砂字迹已经剥落只剩下青苔覆盖。
- 嗟乎去古盖已远,荒辞漫汗相惊猜。感叹古代的事情早已远去,现在的言辞都是荒谬可笑的互相猜疑猜测。
- 安居平土果谁力,愚民耳目诚可哀。安居于平原大地是谁的力量?愚昧的人民真是让人感到悲哀。
- 一声渔笛起何处,沧洲雅兴还悠哉。一声渔夫吹起的笛音从何处传来?我在这沧洲上却依然保持着高雅的兴致悠然自得。
【赏析】:
《戊申四月游禹门有感》是宋代词人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正值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慨。全篇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